上证报中国
国芯科技
7月31日晚间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7月30日在苏州总部接待
兴业证券
调研时,首次系统披露其抗量子密码技术及产品矩阵。公司不仅完成了NIST三大主流算法——ML-KEM、ML-DSA、SLH-DSA的IP固化,还同步推出芯片、卡、POS终端三级产品,展示出“算法—芯片—系统”一体化能力。
技术层面,国芯科技已把NIST FIPS 203/204/205标准转化为可重构硬件IP,并提交5项侧信道防护专利,意味着算法安全从理论走向工程化。正在推进的FIPS 206(FN-DSA)与HQC研究,则提前布局下一轮标准,形成技术梯队。
产品层面,28nm工艺的AHC001抗量子芯片以350 mW典型功耗切入端侧场景,兼顾低功耗与可重构特性,为物联网、边缘计算提供“即插即用”的安全底座。同步流片的抗量子POS芯片,则直指金融支付这一高价值场景。
更具产业意义的是6月发布的CCUPHPQ01抗量子密码卡。该产品采用“国密+抗量子”双算法栈,支持Kyber、Dilithium等主流算法,并内嵌量子随机数芯片CQWNG10,性能指标已达到商用门槛:Kyber512解密速度1800次/秒,Dilithium2验签600次/秒,可无缝兼容龙芯、飞腾、麒麟等国产平台。通过PCIe标准接口,现有服务器、网关无需改造即可“平滑迁移”,大幅降低金融机构、电力调度等关键行业的升级成本。
从算法IP到芯片,再到密码卡,国芯科技给出的不是单点技术,而是一套“渐进式替换”方案:新业务直接运行抗量子算法,旧系统继续沿用国密,两者并存、逐步过渡,既避免“一刀切”带来的业务中断风险,又锁定未来量子计算时代的安全窗口。随着NIST抗量子标准进入落地倒计时,国芯科技已率先把先发优势转化为可销售的商品,抢跑下一个十年的安全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