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钨矿的开采到硬质合金产品的研发、加工与生产,中钨高新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世界一流钨产业集团。日前,中钨高新董事长李仲泽在接受中国证券报专访时称,产业链资源整合、持续的科技创新、产品规模与品质升级,是公司业绩保持增长的三大原因,未来公司还将继续推动资产注入,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与技术含量,优化业务结构。
“我们处在一个从学习、追赶、并跑到领跑的过程。”李仲泽如此评价公司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所处阶段。目前,中钨高新旗下柿竹园公司拥有全球在产的最大单体钨矿山,上半年,公司钨精矿产量、硬质合金产量稳居全球第一。近日,中钨高新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延续了过去五年的增长趋势。在实地采访中,李仲泽深入剖析了业绩增长的核心逻辑,勾勒出中钨高新未来发展的蓝图。
全产业链协同
谈及过去五年公司持续增长的原因,李仲泽将“全产业链优势”作为首要因素。中钨高新构建了从钨矿山开采、冶炼,到硬质合金加工及制成品的完整产业链,且在每个环节都具备行业领先的实力。
在矿山领域,2024年,中钨高新宣布以52亿元收购柿竹园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将全球最大的单体钨矿山收入麾下。“柿竹园公司为增厚上市公司利润做出了较大贡献。”李仲泽表示。目前中钨高新还受托管理着实控人中国五矿旗下的四座钨矿山。“公司将继续推进四座矿山的注入工作,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李仲泽说,公司也在关注资源端和加工制造端的并购机会。
汇正财经资深研究员朱杲怡认为,中钨高新对柿竹园公司的收购是其全产业链战略布局的里程碑式举措,通过整合全球顶级钨矿资源与冶炼技术,形成了“资源-冶炼-加工-应用”的闭环体系,在资源端构建了全球稀缺的钨、铋、萤石资源控制体系,为高端制造提供稳定原料保障,在全球钨产业链中占据战略主导地位。
在硬质合金领域,2025年上半年,中钨高新硬质合金产量超0.75万吨,同比增长超5%,总产量规模稳居全球第一;其中切削刀具、棒材、球齿、轧辊及精密零件等重点产品规模稳居中国第一。
为了让全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最大化,中钨高新在今年5月启动了一场“刀刃向内”的组织架构改革。李仲泽介绍,公司撤销了运营部、贸易部、集采中心三个二级部门,重组新设供应链部,下设大宗原材料供应中心、矿冶集采服务中心、合金集采服务中心、进出口经营中心四个中心。
科研持续加码
如果说全产业链协同是中钨高新的硬底盘,那么科技创新就是驱动公司向上突破的强引擎。
李仲泽表示,科技创新是推动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过去五年,中钨高新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0亿元。公司拥有全国钨行业唯一的硬质合金全国重点实验室,旗下所有加工制造企业均获评国家级或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李仲泽介绍,中钨高新提前在人工智能、电子消费品领域进行产品研发与市场布局,尤其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在PCB行业超前研发出加长钻针、涂层钻针、高长径比钻针等产品,该领域营收实现较大增长。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在专用刀具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下辖的株钻公司的盘古系列刀具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今年上半年,中钨高新数控刀片产量超6500万片,同比增长超15%;IT工具产量超4亿支,同比增长30%。今年4月,中钨高新旗下金洲公司攻克AI服务器7.0mm超厚高多层板材加工,完成35倍厚径比钻孔;同月,金洲长径比最高达240倍的颠覆级产品亮相,突破轴向极限。
汇正财经资深研究员喻攀科表示,“钨合金刀具凭借其高硬度、耐磨性和精密加工能力,在多个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中展现出应用潜力,如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温部件制造、精密零件加工,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材料升级、精密加工需求,电子信息产业的半导体制造、电子产品加工等。”从市场预期来看,2025年全球钨制品市场规模有望达130亿美元,中国占比将超50%。
李仲泽表示:“目前公司相关产品已达到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肩的实力。同时,公司在刀具加工效率、使用寿命、加工精度等方面仍在持续研发改进,推动指标提升。”
优化治理能力
钨价上涨为中钨高新上半年的业绩增长提供助力。李仲泽判断,今年钨价总体将维持高位,从供需关系来看,预计呈现供应略紧局面。“近七八年来,钨价逐步攀升,且根据国际钨业协会统计,全球钨的消费量每年保持5%至6%的增速,而供应量增长有限。”李仲泽表示,钨价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对下游产品的价格提供有效支撑。
在未来增长动能方面,李仲泽指出,除了全产业链协同、科技创新,公司的治理能力提升,是公司保持增长和发展后劲的关键。
中钨高新持续革新运营管理体系,推进阿米巴经营、精益管理、进步指数等管理思路,形成中钨特色管理方式。在ESG治理方面,中钨高新积极构建ESG责任体系,建立合规委员会,将合规审核流程嵌入公司决策执行流程;成立内控部门,有效管理各类风险;应用人工智能为风险管理和内部合规提供智能化支撑。
中钨高新积极带动上下游供应链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生态圈,促进行业技术交流,同时要求供应商提供绿色生产证明,鼓励具备条件的供应商提供ESG报告。在钨回收领域,中钨高新持续研究并应用相关技术,未来计划布局一条新的废钨回收生产线,助力行业绿色生产,实现从全产业链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