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合作、沟通一旦消失,“财政刺激竞赛”则只会加速,印钞机跟着也不会停,其结果必然是压制不住的高通胀在全世界再次崛起。
这会直接带来三重影响。
其一,通胀格局。
笔者认为,欧美的通胀会再度起飞,至于能飙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欧美财政还会扩大多少,另一方面取决于欧美央行能不能及时通过不降息甚至加息加以制止。如果财政继续加一扩张,通胀则会越猛,如果央行能及时出手,通胀则不会管不住地往上窜。
至于我们,笔者以为通胀大概率会温和地涨一涨,但很难突破2%这道坎。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内需实在太脆弱了,4%的赤字率不足以撬动大通胀。
类似于疫情期间的“外涨内缩”的格局大概率还会上演。
其二,汇率格局。
笔者以为,随着德国重启财政、欧盟放松财政纪律,会让欧元这两年开始变强。随着欧元变强、美元指数走弱,我们央行不用隔三差五地因为保汇率而失去通过持续宽松的方式支持国内经济,这会让人民币从根本获得更多支撑。
这不,最近三天欧元对美元直接暴走,三天就涨了4%,让美元指数直接从107跌到了104,人民币也重新回到了7.3下方。
美元独强的时代结束了,欧元的新时代又来了。
其三,货币政策。
这个影响是长周期的,不光是今年,明年甚至后年整个货币政策的基调大概率都是相对紧缩的。
作为通胀的第一责任人央行,大概率会放缓刚刚开启的降息节奏,甚至于今年某个时刻宣布停止降息。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