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员工持股平台被收入宗馥莉手中,这些陪着宗庆后打江山的员工日后还能否收到分红,成为一个未知数。
国资失去了什么?
据清流工作室统计,娃哈哈系经历十多年的繁殖,已形成一个囊括约200家子公司的庞大集团,而杭州国资参股的娃哈哈集团,只持有其中15家公司的部分股权。
娃哈哈集团在各个榜单的数据显示,娃哈哈系在2022年的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宗馥莉掌控的宏胜集团2022年的营业收入也达百亿规模,但据媒体报道,杭州国资参股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旗下公司2022年的营业收入只有14.03亿元,仅占整个娃哈哈体系不到3%。多年来,杭州国资一直未取得股权改制转让款,也未从娃哈哈集团获得分红。
有媒体计算,娃哈哈的职工股每年分红为每股0.8元,因此杭州国资持有的2.42亿股每年应该计入的分红在2亿元左右,改制至今25年的分红可达50亿元。
但实际上,这道算术题可能还要加入一个变量。
在宗馥莉接手工会持股平台以前,工会除了持有杭州娃哈哈集团24.6%股权,还参股了三十余家娃哈哈系公司,另外在浙江娃哈哈实业有限公司中,内部职工股占比为31.46%。“娃哈哈的职工股每年分红为每股0.8元”,是这样的背景下得来的。
而被股权挪腾后的国资,如果仅仅通过杭州娃哈哈集团的利润计算出来的年度分红,恐怕比“每年2亿元”要低得多。
围绕“影子”娃哈哈,国资究竟失去了多少分红,是一个难以估算的数额——那些被挪腾的、被绕开的,究竟应不应算、又该如何算?
从公开信息中只能窥见一点“影子”公司的历史分红情况,或许这能为杭州国资失去的利益提供一些具象的线索。
在一份红安县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评级文件中,提及红安县城市发展公司投资收益波动较大,其原因“主要是2014年公司退出红安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股权,因此2015年不再享受股利分红。”工商信息显示,红安县城市发展公司是在2014年6月19日退出红安娃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