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品牌 财经 消费 亲子 科技 滚动

2024,当中国开始“卷”民营火箭

2024-01-12 07:45:53
A+ A-

到目前为止,人类航天的“白菜化”,正在由马斯克主导和推动。2023年,全球将近80%的有效载荷,由SpaceX送入轨道。要改变这一局面,只靠“国家队”是不行的。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央层面明确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为行业注入了强心剂。展望2024年,民营火箭行业将迎来重大变革,从技术验证阶段转向商业模式验证阶段,迈向大运力、高频率发射的新纪元,商业航天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凸显与实现。本文将深入分析2024年民营火箭行业可能取得的商业化突破,包括运载能力、发射次数和发射价格,并逐一分析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深蓝航天、星河动力、中科宇航、天兵科技、东方空间(按成立时间排序)等主要火箭企业的发展动态。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民营火箭企业在当前发展阶段仍遇到一些问题,但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只是时间问题。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活力与能力已充分展现,这足以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并保持耐心。

2024,当中国开始“卷”民营火箭

2023年7月12日9时整,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蓝箭航天研制的朱雀二号液氧甲烷火箭,火箭按预定程序进入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全球液氧甲烷火箭首次实现入轨。@视觉中国

01.运力即是实力

去年3月,马斯克放言,全球超过80%的有效载荷将由SpaceX送入轨道。以去年12月的数据来看,这个目标基本实现。

不论是从现实市场需求出发,还是从大国频轨竞争的角度考虑,运载能力是火箭行业最关注的指标。有着大运力、高频次、低成本优势的SpaceX已经成为美国航天发展的主要力量。

相较之下,国内的民营火箭的运载能力还不够支持主流星座的高效组网工作。目前国内新一代高分遥感、低轨通信星座计划的单星重量多在200、300公斤以上。而已成功发射的双曲线一号、谷神星一号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在300公斤以下,一箭只能发1颗,力箭一号、天龙二号、朱雀二号同等级运载能力为1.5吨左右,从重量看单次最多仅能发射6颗,不能支持集约高效的卫星组网。因此,这些火箭还基本只能发射验证星、微小卫星任务。

2024,当中国开始“卷”民营火箭

天龙二号

2024年,众多新亮相的火箭有望为组网卫星发射提供新能力。

首先,东方空间的引力一号,计划于1月发射,标准近地轨道(以下简称LEO)运载能力达到6.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以下简称SSO)运载能力为4.2吨,这一性能略逊于长征六号改和长征八号,处于业界公认的高效运力区间。东方空间曾表示引力一号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实现“一箭一轨”或“一箭半轨”的发射任务,一旦成功,它有望成为支持未来卫星组网任务的主力火箭之一。

2024,当中国开始“卷”民营火箭

引力一号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