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品牌 财经 消费 亲子 科技 滚动

白酒遇冷,集体降度

2025-08-06 07:36:42
A+ A-

低度白酒的场景化营销也在进一步深入。五粮液在宜宾、上海、成都等多地开设了新潮体验店;汾酒打造“日咖夜酒”快闪店;泸州老窖首创冰JOYS快闪店,推广以国窖1573为酒基调制的中式鸡尾酒。

从这些迹象来看,低度白酒的布局正在全面展开。

能否带来新增量?

“降度”能打动年轻人,为白酒行业注入新增量吗?

泸州老窖已尝到甜头,其管理层去年在股东大会上透露,38度国窖1573的销售额接近该品牌总量的一半,相当于100亿元含税规模。

但需要指出的是,酒企集体低度化,不可能一帆风顺。

回溯20世纪90年代,各大名酒曾集体发力低度白酒,然而由于与高度产品风味差距悬殊,即便是茅台、五粮液的低度产品,问世数年后也陆续减产、停产。

风味失衡这一问题,至今仍是白酒低度化进程中的“拦路虎”。更长远的风险在于,低度酒需通过更复杂的陈酿工艺弥补风味损失,导致相关产品毛利率普遍低于高度酒,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厂商的投入热情。

此外,低度酒的核心消费群体是年轻人,低单价会进一步压缩产品利润,这也让部分酒企对大力发展低度酒有所顾虑。

受此影响,当下多数酒企虽推出低度酒产品,却鲜少将其作为核心大单品打造,仅靠零星布局,显然难以撬动大市场。

除了白酒低度化自身的难题,低度酒赛道的竞争环境也加剧了突围难度。

此前已有大量玩家涌入:既有贝瑞甜心、RIO、果立方、十点一刻等新锐品牌,也有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等饮料巨头。但多年混战下来,仅有RIO曾称得上行业龙头,如今却也陷入困境——去年其母公司百润股份营收净利双降,库存激增45%,已转攻威士忌业务。

在这个玩家众多、消费者喜好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低度化要成为酒企的“新增量”,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