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小米在2024年年底发布的ESG报告可以发现,其在“利益冲突管理”一项上做了如下表述:小米集团要求员工及商业伙伴尽力避免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制定了《小米集团利益冲突管理制度》,并将利益冲突融入廉洁教育培训。
图源:小米2024年ESG报告
此外,小米集团每年4月到6月还会组织利益冲突专项报备,报备类别包括礼品礼金、招待娱乐、持有其他公司股权等权益、与小米集团发生关联交易、外部雇佣关系和员工亲属在小米集团任职等情况。2024年,集团未发生利益冲突负面事件。
显然,王腾的案件应该是发生在2025年。“从ESG报告中的表述来看,小米的政策落实是好的,”郎华指出:“但后续应该就王腾事件的管理决定及细节做披露,究竟是违反了哪项规定?惩处措施是如何执行安排的?明确对外披露能够避免舆论进一步发酵。”
如前文所述,早年对王腾失言“泄密”的惩罚显得有些不痛不痒,且后续王腾继续“泄密”并酿成更大危机,其中“人情化处理”的事实反映出小米在公司制度层面存在缺陷。针对此,郎华进一步指出:“企业对外发言理应需要分清界限,什么层级的人应该对外说什么信息?尤其是在营销规范上能否做到统一口径,都反映出企业内部的治理水平。”谁能对王腾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进行管理?目前是没有答案的。
另一方面,郎华认为企业对于高风险岗位上的员工需要强化培训,尤其是场景化的预演,比如在什么情况下算利益冲突等,从制度到培训再到场景化预演,尽量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